“把体育赛事当成支点,翘起企业。”
◆ 中羽运动创始人贾凤波,绰号“萝卜哥”
文| 铅笔道 记者 洪佳添
►导语
随着主持人介绍运动员的话音落下,四个城市代表队纷纷亮出了自己的家乡特产。
来自哈尔滨的红肠、沈阳的老雪花、长春的牛肉干及大连的鱿鱼丝纷飞在沈阳市全民健身中心羽毛球馆的上空。台下,300多名到场观众疯狂伸长了手,欢呼声此起彼伏。
看到这一幕,萝卜哥不觉眼眶湿润。“一切都值得了。”
去年12月24日,由中羽运动举办的“中羽之星”中国城市羽毛球联赛总决赛于沈阳市全民健身中心正式打响, “中羽之星”羽毛球产业论坛亦同期举行。
感动之余,背水一战的萝卜哥已然看到曙光。
2014年年底,萝卜哥创立中羽运动,并于2015年年初着手举办线下联赛。长期以来,赛事亏损,招商无门,他数次徘徊在转型与死磕之间。
2016年中旬,萝卜哥毅然决定扩大赛事规模,走出沈阳,举办城市联赛。
扩大规模后的中羽终于迎来转机,向死而生,品牌商纷纷抛来橄榄枝。
截至目前,中羽运动拥有3万名实名认证会员,2016年举办大型城市联事30场,参与人数1万人。“中羽之星”羽毛球联赛已与李宁达成合作,后者成为今年500场赛事总冠名商。
项目正寻求A轮融资。
注: 贾凤波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胖子迷上羽毛球
看看电脑屏幕,再低下头看看肚子,倚在靠背上的萝卜哥陷入了沉思。
创业十余年,生活不规律,再加上应酬、喝酒,1米84的他已由140斤的瘦小伙儿噌噌长成了206斤的胖子。
◆ 图右正值萝卜哥体重巅峰时期
时值2012年11月,沈阳已是寒风凛冽,不适合开展户外运动——这可愁死减肥心切的萝卜哥了。
“走,咱打羽毛球去。”在同事引领下,他加入了羽毛球俱乐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年后,体重成功减到160斤。
疯狂迷恋这项运动的萝卜哥长期泡在球友圈里。他发现,这是一个社交属性极强的群体:羽毛球运动的双打和团队对抗自带社交属性,每次运动完都有球友自行组织聚餐,“大伙儿有什么问题都在群里问,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此外,成员基本来自政府、企事业单位,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平时办一个40多人的活动,通常就能开来30多台车”。
在萝卜哥眼里,这是一个优质的群体。他寻思着,“能否通过某种方式,将球友们整合、聚拢起来?”
平日里,球友们自发组织活动,流程繁琐、现场混乱,“体验不好”。萝卜哥决定以此切入,为受众提供更好的运动体验。2013年11月,他创办金翼羽毛球俱乐部联盟(下称金翼),为会员提供付费赛事服务。
截至2015年年初,金翼在沈阳市内拥有10家直营俱乐部,实名认证会员8000多名。
体验型赛事前途未卜
“如果我们要干大赛,一定能赚钱!”抱着这样的想法,2015年1月,金翼与沈阳市全民健身中心合作举办了“全民健身杯”羽毛球联赛,由对方提供场地,金翼负责具体赛事组织。
5月,金翼正式更名为中羽运动,开始公司化运营。同期,通过内部会员众筹,中羽运动完成300万元天使轮融资。
“全民健身杯”全年共12轮比赛,每月一轮,12月举行总决赛。萝卜哥欲将其打造成IP赛事,再通过招商实现盈利。
然而加盟商却寥寥无几,每一轮赛事的招商无法保证连续性。在只有广发银行赞助了第6期赛事后,新成立的招商部彻底成为“摆设”。
“体育竞技需要专业性,民间赛事不适合打造成竞技型赛事。”民间赛事缺乏吸引力,没有足够的流量。下定决心“死磕”赛事的萝卜哥决定将竞技型赛事改造成体验型,“让他们打得开心,然后购买服务”。
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比赛限制参赛名额300~500个,报名期间内每天定时发放,用户可通过App及微信端抢购。
改版后的赛事取得了效果:参赛人数爆满,同时在球友圈里制造了话题,“经常出现晒参赛名额、求购参赛名额的情况”。
尽管获得了关注度,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招商依旧困难。一年下来,中羽在赛事上亏了100多万元, “相当于在裸奔” 。
总决赛结束后,动摇、迷茫、害怕、自我否定……所有的负面情绪涌上萝卜哥的心头:“考虑不做比赛了,只经营场馆,这样能赚钱。然而一旦转型,之前的过程全白费了,偏离了初衷。”
万般纠结的萝卜哥找到搭档,二人在会议室的长桌一端面对面坐着,透过桌上的投影仪,两双焦虑的眼相对着。
“明年……赛事怎么规划?”萝卜哥的眼神游离开来,“放弃”二字终究没勇气开口,辗转于心揉成顾左右而言它的潜台词。
搭档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照常做吧。”
萝卜哥一时语塞。然而如果继续办下去,费用如何预算?
团队内部讨论后,决定咬牙坚持下去,开源节流缓解财务紧张:加大招商力度,提高客单价,将每场赛事的成本由4万元压缩至2万元。
◆ 中羽运动的小伙伴们
扩大赛事规模
去年4月,毫无头绪的萝卜哥参加了斯迈夫体育产业大会。
足坛之星是这次大会合作方。他了解到,足坛之星面向民间足球,举办了城市足球联赛。
瞬间,羽毛球联赛和产业论坛在脑海里浮现出来。“我们可以尝试着扩展城市联赛,扩大规模后也许就有价值了。”
大会结束后,萝卜哥马不停蹄赶回沈阳,摆在眼前的首要任务是说服团队。
果不其然,团队剩余6人全部反对:“我们是初创公司,凭什么办城市联赛、产业论坛?在一个城市不赚钱,办的越多不是越亏吗?”
在萝卜哥眼里,赛事没有规模便缺乏关注,没有流量吸引不了合作方,只有死路一条。
他并不死心,开完会后,一个一个找团队成员沟通。
终于,在一个半月后的第五次会议上,此前皆全票反对的团队松了口:“你要能拿到钱,咱们可以试一试。”
“这事儿你们要是支持我,我就去找钱来干!”
团队将第一个城市定在哈尔滨,一行人背着包上路。前期,团队以球馆为单位,通过举办32~64人规模的小型赛事招募球友,再拓展至下一个球馆。
地推完毕后,在当地球友群里发布大赛信息,参赛名额控制在300~500人之间,用户通过微信端抢购。联赛采用积分制,积分排行榜前12名的选手获得代表城市参加决赛的资格。
2016年6月,首期“中羽之星”城市联赛于哈尔滨启动。为了提高体验,团队增加了开幕式、红毯等环节,“用正式比赛的规格来对待”。首场比赛吸引了100多名球友参与。
此后,中羽于每个城市成立团队负责当地业务,通过“用迷你赛事切入城市当地,建设粉丝群,再搭建大型赛事”的方式,团队逐步将联赛扩展至长春、大连。
去年10月6日,通过内部会员众筹的方式,中羽完成了400万元Pre-A轮融资。
12月24日,“中羽之星”总决赛及羽毛球产业论坛于沈阳市全民健身中心启动。50多名运动员从各个城市脱颖而出,组成4支城市代表队在此竞相角逐,到场观众近400人。
◆ “中羽之星”年度总决赛
而在论坛上,共有围绕羽毛球产业的地板、地胶、灯光等体育用品的40多家企业出席。
“既然我们规模起来了,是否可以吸引招商,成为B端与C端之间的渠道代理呢?”萝卜哥意在通过将赛事规模化,深入二三线城市,为B端产品提供推广、营销、渠道建设等服务。“把体育赛事当成支点,翘起企业。”
在具体服务的落地上,中羽在每个城市拥有团队及社群。团队可为当地提供组织赛事、活动服务,针对不同赛事植入不同的代理产品;同时,社群亦可成为产品的推广、分销渠道。
截至目前,中羽运动拥有3万名实名认证会员,2016年举办大型城市联赛30场,参与人数1万人。“中羽之星”羽毛球联赛已与李宁达成合作,后者成为今年500场赛事总冠名商。萝卜哥计划于今年将联赛扩展至16个城市,举办5000人次规模的总决赛,并实现盈利。
开幕式结束后,朦胧的泪眼中,萝卜哥依稀看到比赛开始。
这一头,206斤的他奋力挥拍,视线随着羽毛球越过球网。在网的另一头,160斤的他稳稳把球接住。
/The End/
编辑 薛 婷 校对 石晗旭
联系创业者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