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拉阅读”根据儿童的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进行儿童阅读内容的分发。
中文分级阅读产品“考拉阅读”完成近千万美金A轮融资,由启明创投、GGV纪源资本联投。本轮资金将用于累积底层AI技术、全面搭建“人工智能+阅读”研究院「XY Research」,并逐步发力C端市场。
“考拉阅读”成立于去年10月,是北京享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K12分级阅读品牌,致力于打造“K12领域的今日头条”。产品根据儿童的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进行儿童阅读内容的分发。
“考拉阅读”CEO赵梓淳曾先后就读于美国芝加哥大学金融数学专业和哥伦比亚大学运筹学专业,曾供职于美国高盛和奥本海默基金;公司CTO任易是北京大学数据挖掘方向的博士,曾在IBM中国研发中心Waston for Life Service和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
“考拉阅读”团队还包括国内外的数据科学家、语言学专家、测量心理学专家,将语言学领域的知识通过数字化AI系统进行拟合,研发出ER Framework量化中文分级阅读标准,同时从“整体感知,获取信息,形成解释,作出评价,实际运用”五个方位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考核。基于ER Framework,定制出适应学生个体的个性化阅读提升解决方案。
“考拉阅读”APP分为学生端、家长端与校长端。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阅读能力自测,在可控分数内进行阅读能力的提升训练;教师可通过平台发布的阅读任务跟踪学生的阅读进度;而校长端则可以查看阅读数据报告,管理学生的学习情况。
去年11月铅笔道曾对其进行专访,以下为当时的报道全文:
►导语
老师站在讲台上,自顾自讲述鲁迅文章背后的思想、文中所用的手法等,而学生则一脸茫然。这是赵梓淳记忆中的语文课堂。
2014年的一天,哥大在读的赵梓淳受朋友所邀,体验了一节分级教材授课。孩子们使用不同难度的教材,学习同样的内容,积极活跃,与国内截然不同。“读得懂才有助于培养孩子兴趣。”
今年6月,赵梓淳参照美国分级标准,创办考拉阅读,为国内孩子解决阅读难题。考拉阅读尝试用AI技术打造中文阅读分级标准,系统自行评判文本难易程度,从而为学生推荐与其水平相当的书籍。
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同时,它还通过线上读后测验的形式,为学校提供学生阅读时长、表现等全方位数据反馈。
两个月后,赵梓淳拿到了真格基金和PreAngel的 400万元种子轮投资。
明年1月,考拉阅读将上线1.0版本。
注:赵梓淳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不科学的阅读推荐
2014年,赵梓淳尚在哥大读书。这天,他被朋友拉入一间教室,课堂上,老师正在使用蓝思分级教材授课。
同样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形成不同的阅读难度,比如全文词汇数量、高频词汇数量及比例、是否存在长难句等,孩子们可选择适合自己阅读能力的难度,这样“所有孩子都能读懂内容”。那一刻,赵梓淳被“震撼”了。
他联想自己当年在国内接受的语文教育,只觉天壤之别。国内阅读教学相对粗放,老师会讲鲁迅文章背后的思想、运用的手法等,“却并不在意学生是否听得懂、看得懂,是否觉得枯燥”。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丧失阅读兴趣。
孩子不同于成年人,具备对书籍的筛选和理解能力。他们接触到的书籍有限,而这些书籍能否引发阅读兴趣,取决于书籍难易程度与孩子阅读能力的匹配。“太难的书孩子读不下去,太简单的对进步无益。”
而国内传统的阅读推荐模式不外乎两种,在赵梓淳看来都不够科学。一种根据年级推荐,一年级的课外读物是什么,家长就给孩子读什么。“给孩子买鞋时,家长会说买一双一年级的鞋吗?”赵梓淳指出,这应按照脚的大小来定,阅读能力也是如此。
另一种则根据优等生推荐,学习好的孩子读什么书,家长就给孩子买这本书。在两个孩子阅读能力不一致的情况下,很难起到效果。
与此同时,美国的AZ分级、蓝思分级等,已在市场上得到普遍验证,各类相关公司层出不穷。赵梓淳隐约摸见方向,但出于中美语言本质的不同,他陆续寻觅语言学领域专家,以期增加了解。
孩子的个人图书馆
去年10月,赵梓淳归国后即投入创业大潮。但这时,他并未启动分级阅读项目,而是创办了一个留学相关的内容平台。“分级阅读跟教育相关,还是挺大的一件事,不太好操作,时机也不够成熟。”
尽管已积累六万多用户,但留学平台始终未寻到合适的商业模式,赵梓淳撑着公司只觉无从下手。今年6月,与另一位合伙人的一次聊天促使他作出决定,“趁账面上还有钱,把留学平台关掉”,创办享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启动分级阅读项目——考拉阅读。
这时,他得到的不仅是合伙人与团队的支持,还有近一年拓展的学界资源。考拉阅读背后的教授顾问团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文学院的心理学、语言学学者。而提供AI技术与工程搭建的则是来自于北大的数据科学家团队和工程师。
项目启动后,调研持续了两个多月。赵梓淳从校长和语文老师一方,获得了更多和数据相关的需求反馈。在分级阅读之外,老师希望得知学生的阅读进度和效果,校长也需要学校学生平均阅读时长与表现、不同班级阅读时长等全方位数据。
◆ 考拉阅读界面展示图
至此,他设计出产品初步形态:利用AI技术根据学生个体能力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目,打造学生的个人图书馆。
产品通过测试获知学生的阅读能力,推荐与其水平相当的书籍。学生阅读后,完成相应测试,考察书籍理解度与能力增长曲线。此外,学校可同步查看学生的阅读进度以及测试结果。
9月,赵梓淳凭借这个设想,出让10%股权,拿到了真格基金和PreAngel 的400万种子轮投资。
打造中文分级阅读标准
匹配学生阅读能力和书籍难易程度,意味着把中文阅读标准化。当月,赵梓淳启动分级标准的制定和产品的研发。
然而标准的制定着实不易。中文涉及到字、词、句、篇、字频、词频、常见句法句式、篇章等。以上难易程度都需一一标注,才能衡量一本书的难易程度。
但中文“几千万字的语料库”工程量庞大,仅靠人工标注难以完成。赵梓淳决定借助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算法,来提高效率。
首先,团队搜罗全国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导入非平衡语料库,用以打造标准。三四百本书均被扫描录入电脑,切分其字词、句式、句法等。
其次,结合成熟的英文分级标准,打造自身的算法模型。之后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完善标准,“就像阿尔法狗一样,通过与棋手过招不断升级”。未来根据用户反馈将有更深层次的改进。
仅一个月时间,团队就完成了标准第一阶段的研发。同时,产品研发已完成1/3,预计明年1月上线考拉阅读1.0版。
◆ 考拉阅读产品展示图
因用户定位为学生群体,此外兼顾学校阅读监测需求,故考拉阅读将主要针对B端(学校)销售,收取一定的软件授权费以及年服务费用。
1.0版将纳入6000本课外读物,学校购买后,学生即可免费阅读。考虑到线上版权以及儿童过量使用电子产品的问题,赵梓淳或采用线下阅读+线上测试的模式操作,但他也提到,“如果跟京东阅读谈妥版权,就可实现线上阅读”。
近期,他计划进一步完善标准与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以阅读领域为切入点,未来将打造全平台的自适应阅读、学习系统。“当标准打造成熟,甚至可以授权给出版社作为选书标准。”
而谈及融资,他超乎寻常地冷静:“等明年1月份,几万个学生开始用考拉阅读之后,再考虑下一步的融资计划。”
编辑 | 叶子
优质项目"融资首发绿色通道":创业者请加微信xmzzz0,务必注明项目名称;或发送BP至xueting@pencilnews.cn。
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铅笔道大芯芯(微信id:qianbidao2017)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联系创业者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