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铅笔道 记者 李梓葳
注:于鹏飞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随着人均收入上涨,人们对自身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更加重视,保险受重视程度日益增长。其中,健康险是发展最为迅速,也最受用户关注的领域。但如今,对于健康险的销售方式和保险内容,用户有了更多如体检、慢性病、儿童意外险等的个性化需求。
针对这些传统保险难以满足的需求,商业保险平台“一同保”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定制保险服务。近日,“一同保”创始人于鹏飞向铅笔道透露,项目已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慧海资本领投,老股东天奇创投跟投。去年,项目曾获得300万元天使轮融资。
“一同保”依托底层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识别风险因素,对不同险种所针对的特定人群形成差异化风险模型。平台再根据风险差异化定价,最终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保险产品。如根据用户历史赔付情况,动态计算保费,并以健康服务的方式“返还”保费:即若一年未出险,缴纳的保费可转换为一些健康护理权限;若出险,次年保费会根据今年的风险系数、健康情况等动态定价。
与传统保险针对标准人群不同,“一同保”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识别风险,从而进一步扩充可覆盖的用户群体。这一过程由数据收集、算法学习、风险建模和设计产品几个步骤组成,并通过社群进行营销推广。
“一同保”包含多险种和多类别的个险、团险,目前可覆盖手术意外、癌症筛查、慢性疾病等“带病人群”保险、小微企业定制团险,并支持传统保险不接受的75岁以上老人用户群体。此外,平台还提供重大疾病绿色通道、专家异地手术、快速挂号诊疗、基因检测服务等健康管理服务。
于鹏飞认为,通过互联网结合线下开展保险业务,患者、医疗机构、保险公司皆可受益:对于患者来说,保险保障范围延伸,疾病治疗和就医有了保障;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购买保险的便利,同时能很大程度缓解医患纠纷;而保险公司通过用户画像和数据,能够精准分析用户数据,有效提升风控能力。
平台目前已与全国30余家三甲医院建立了合作,并打通了多家医院的底层数据系统,学生意外险已完成与辽宁省100余所学校的对接。平台通过运营社群组织已沉淀了专属用户矩阵,截止今年10月,“一同保”注册用户已超28万,付费用户约22万,单月保费收入超过900万,保费规模超过1亿元。
下一步,于鹏飞计划继续深耕医疗、养老产业,同时启动寿险业务,通过服务专业保险代理人员,对现有用户交叉销售寿险产品。
此前,铅笔道曾对该项目做过报道,以下为报道全文:
►导语
手里攥着当当网的离职协议,于鹏飞扫了一眼近百平米的商住两用房。“空荡荡的,没什么家具,但几位合伙人都在场。”
“有点小激动。” 这是他沉寂三年之后的第四次创业。“兄弟们,咱们可以全心全意使劲往前跑了。”
这次,他瞄准的是面向自由职业者的互联网保险平台。今年5月18日,于鹏飞创建“一同保”。平台对接商业保险机构,按照不同行业属性,将复杂的健康险标准化,为用户提供相当于团险的保障计划。
目前,“一同保”已与泰康保险、众安保险等五家机构达成合作。产品初期主要覆盖意外险、门诊住院、大病保障等方面,面向30~50岁的自由职业者。
上线2个多月,平台积累超3000付费用户。
注:于鹏飞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愿为本文内容真实性背书。
以互助方式做商业保险
于鹏飞称自己是闲不住的人。“曾经在创业和工作之间,有一段空窗期。在家里实在待得难受,就提了电脑去咖啡馆写代码,内心才平静下来。”
他坦言:“去京东和当当网工作,很大程度上是积累经验,去的时候就想好了会出来创业。”
但从哪个领域切入,他倒犯了难。“研究过一阵众筹平台,总觉得想象空间不够大,没戳中兴奋点。”
直到看到一款产品——轻松筹。“一下子就被打动了。那是一种基于互助模式的社群众筹平台,用户增速不错。”
对于“互助模式”,于鹏飞甚为认可。“一方面,它充分利用了社群属性,具有很好的互联网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切中了基础保障这样一个特别棒的痛点。”
“那时,互助模式多偏公益属性,资金要放到第三方监管,轻松筹亦是如此。”于不想走这条路子,“上次创业失败,就是吃了没有现金流的亏”。
权衡多方,他选择以“互助的手法做商业保险”,即平台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取得保险产品,产品主要面向自由职业者。
而其互助之处则体现在购买方式上。平台按照行业属性划分用户,以团购的方式购买商业保险。此外,平台在与多家保险公司合作谈判时,会根据行业需求挑选保险产品,组合成为一份更加实用的保障计划。“这样一来,用户的购买价格与个人购买相比,降低了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
想法与合伙人一碰,对方心有戚戚焉。“之前一起创业,后来他去了一家互联网医疗公司,对健康管理行业比较看好。”
于是,曾多年一起创业的几个哥们又聚集在了一起。4月,于鹏飞拿到来自南京天奇和个人的300万元天使轮投资,“都是比较熟悉的朋友,在京东和当当网的时候就鼓动我出来创业了”。
今年5月18日,“一同保”互联网保险平台成立。当时,公司不过十人,近百平米的商住两用办公室还空落落的。
面向C端用户
经过一个月的底层搭建,6月18日,产品PC端和微信端上线,初期主打社保服务增值计划,以健康险为主,偏医疗和大病两部分,主要面向30~50岁自由职业者。
“像一些自媒体人或者美甲、微商群体。虽然比较零散,但行业属性明显,也会有一些行业社群,如微信群、自媒体联盟等等。”“一同保”想把这些零散用户聚集起来,成为团体保单。
为获取用户,于鹏飞首先尝试与社保代缴机构等合作。“社保代缴是刚需,在我们这缴纳会更加便宜。”
但没想到效果并不大好。“自由职业者对于缴纳社保的需求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强烈。试了一个月,用户增长不明显。”
于调整方向,与行业渠道合作,如自媒体人联盟、影视工作剧组以及创业公司孵化器等等,“这些地方聚集了比较多的自由职业者”,而其保险产品则主要面向C端用户。
◆ “一同保”服务入口
目前,公司仍然处于用户积累阶段,“我们会潜入一些行业微信群,先做用户运营,培养大家的保险意识”。
加入健康管理产品
8月,平台进一步推出定制化保险,即C端用户可以根据不同保额,自定义组合不同的保险产品。
平台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告知用户保障范围以及金额,避免了冗杂的解释条款。如标价68元/月的健康保障计划,包括意外、门诊、住院三项,保障金额12万元。
◆ “一同保”定制化保障计划
此外,与传统保险缴纳方式不同的是,“一同保”保金采用月缴方式,这与于鹏飞的另一个想法有关。“我们会动态核保,即根据用户的历史赔付情况,动态计算保费,并以健康服务的方式将保费进行返还。”
“如果一年没有出险,缴纳的保费可以转换为一些健康护理权限;如果出险了,来年保费会根据今年的风险系数、健康情况等动态定价。
“也就是为用户提供增值的健康管理服务。”对此,在基础保障之外,于鹏飞正在筹划加入健康管理产品。“会覆盖除三甲医院以外的私立医院,包括体检、洗牙、高端生育等方面,而费用则从几百到几千不等。”
届时,用户会扩展到国企、外企高管等更多群体,而年龄范围也会扩大到65岁以上。
谈及接下来的打算,于鹏飞称随着用户数据的积累,会充分发挥团队在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
“大数据是重中之重。传统保险公司,主要依靠业务员,基于双方填表做风险定价。我们希望根据历史数据,做动态风险定价。”
此外,“一同保”打算研发平台智能客服机器人。“当用户需要产品时,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出险时,提供理赔服务。同时,让智能客服成为用户的健康管家,实时收集用户健康数据,并提供相应建议。”
/The End/
编辑 吴晓宇 校对 杨博宇
优质项目“融资首发绿色通道”:创业者请加微信409578315,务必注明项目名称;或发送BP至xueting@pencilnews.cn。
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铅笔道大芯芯(微信id:qianbidao2017)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联系创业者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