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分享

用房地产套路,干不好文创产业园——第二届中国文创产业大会召开

在大文创+时代下,文创产业园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该如何发展?

文创产业园发展至今,从功能、定位、运营等维度经历多次的迭代和升级。798艺术馆、八号桥创意区、田子坊、深圳华侨城等一大批文创产业园的发展更是将整个行业推向了新高度。在大文创+时代下,文创产业园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该如何发展?

为探索文创产业园在新时期的发展之路,11月29日,第二届中国文创产业大会之“大文创的资本引擎”在广州图书馆召开。此次大会邀请了8位学术界、企业界大咖作为嘉宾,包括北京大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珠江投资集团广州地区副总经理曹飞飞等。来自各行业不同领域嘉宾,围绕文创产业园当前面临的痛点及撬动资本赋能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一场关于产业创新 X 地产融合 X 金融裂变的头脑风暴。

本次大会由珠江投资承办,铅笔道、天河文化创意产业协会、雷雨资本等机构提供了战略支持。

现状:

“二房东”式盈利模式,运营回报率低成行业痛点

现阶段,我国的文化创意园建设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换代期”——由原来的追求数量、规模,到追求高质量的转型阶段。根据相关数据,近些年,我国产业园数量呈现先喷井式发展后趋稳定的状态:2002年我国创意产业园数量仅48个,2012年达到1457个,2014年达到2570个的顶峰,2015年稍有回落,降到2506个。

广东省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所副所长詹双晖

广东省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所副所长詹双晖

广东省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所副所长詹双晖认为,在这个“换代期”,我国文创产业园将发生“六个转变”,包括“发展模式、定位、发展动力、发展理念、盈利模式、运作模式”六方面。其中,在盈利模式上,“我国文创产业园区将由主要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的‘二房东’模式,转向提供专业服务、孵化培育、资本投资等服务带来的价值创新、增值回报。”

对于现阶段多数文创产业园的“二房东”盈利模式,大会上多位嘉宾都给予否定。广东产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黄炬榜认为,这种模式是“披着文创的外衣搞房地产”。广州市国光智能电子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郝旭明直言:“用房地产的套路干不好文创产业园”。北京大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指出,“产业园运营商并没有动力干产业,只有动力租、卖房子”。这种依靠物业收入存活的方式难免造成投资率偏低的结果。

北京大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

北京大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

陈少峰认为,文化产业收入高于物业收入才算真正的文创产业园。据统计,正常文创产业园中,文化产业收入应占总收入70% , 物业收入仅占30%。陈少峰将“二房东式”文创产业园现象,归因于政府、运营商和入驻企业之间,缺乏三方一致的激励机制。“政府应该为运营商创造动力,刺激其发展文化产业 ,使园区文化产业收入高于物业收入。”

发展:

如何撬动资本力量,赋能文创产业园发展

资本是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源之一。那么未来资本将如何作为文创产业园的引擎,为其赋能?这是行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当前文创产业园普遍存在融资难的情况,郝旭明在大会上提出,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很多园区专项解决文化产业无形资产比重大、风险程度高、信用等级不够、盈利模式尚未形成等

广州市国光智能电子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郝旭明

广州市国光智能电子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郝旭明

针对此议题,现场嘉宾也提出了精彩的观点。一方面,应以政府为主导切入,整合各界的资本力量;另一方面,要注重打造有深厚文化价值的IP,尤其需要重视挖掘城市IP。

郝旭明建议政府设立财政资金配套,与园区运营商或文化龙头企业共建园区产业基金,同时鼓励银行、保险及其他社会资本力量参与。詹双晖认为,“众筹”也是解决资金难的一个办法。

雷雨资本创始人俞文辉透露,有深厚文化价值的IP是未来雷雨资本布局的重点。俞文辉指出,目前消费者对IP的追求已渐趋理性,权衡IP价值已不再只考量流量与知名度,而会更加专注于文化价值本身,“文化价值正是IP凝聚淬炼、从产品‘跃升’为文化符号的核心动力”。可见,在建设文创产业园时,创造有深厚文化价值的IP才是其真正的吸金之道。

雷雨资本创始人俞文辉

雷雨资本创始人俞文辉

陈少峰同样看重IP的重要性。他认为,未来,我国文创产业园将出现三个以IP为核心的增长点,“城市IP体验中心、含城市IP的衍生品产业链+旅游产品、城市IP体验+互联网(文创电商)+产业链”。而其中,城市体验中心的基础来源于对“城市IP”的挖掘。

趋势:

突破空间限制,全面整合产业链资源

突破地理空间、行业壁垒、资源分层等限制,探索虚拟园区“云”平台运营的模式逐渐成为新共识。在这次大会中,“平台”的价值屡屡被强调。

在互联网+背景下,不少园区通过互联网平台,从更宽广的范围里吸引资源要素,拓展园区的发展空间。而现在,由互联网大咖行业巨头创建的一些平台型孵化器、加速器正在显示其强大的平台影响力,如创意云平台已吸引数十万个文创机构及个人入驻,包括奥飞动漫、华强等国内最具实力的动漫企业都通过该平台进行服务外包。詹双晖对此模式十分认可,他提到,开放、共享、协同发展的互联网平台,将成为园区突破空间限制、融入国际创新创业网络、谋求全球资源配置、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郝旭明则强调打造产业服务平台,推动文化产业平台的构建,汇聚文创产业园发展所必需的人才、创意、IP、资本、技术等内部要素,以及土地、政策、市场、资源等外部因素,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互相有机结合的产业链条。通过引进产业组织和产业服务平台,提供产业梳理服务,从而推动园区的持续发展。

陈少峰在阐述未来文创产业园的“三个增长点”中也重申,未来城市体验中心也将通过互联网平台,打通线上线下的联系,使城市体验中心、含城市IP的衍生品、内容等整个产业链的所有要素相互串联。

优质项目报道通道:创业者请加微信wujinna1015,务必注明项目名称;或发送BP至wujinna@pencilnews.cn。

优质项目融资通道:创业者请加微信jiazongchaopku,务必注明项目名称;或发送BP至jiazongchao@pencilnews.cn。

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铅笔道小铅笔(微信号:qianbidao2018)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