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永远都有机会,关键是要找准切入点。
来源 | 起风财经
作者 | 杜仲
在《第一资产吕晓彤:坐在副驾驶的投资哲学》中,吕晓彤以“投资人”的身份对当前的宏观市场以及第一资产的布局规划进行了解析。
但实际上,在第一资产为企业赋能的过程中,吕晓彤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深度观察且参与了大量企业运营工作,与早先“不痛不痒”的理论时期相比,于实践中所得来的经验与认知让他感受更为深刻,从而对“现金流的力量”和“信用的力量”推崇备至。
同时,当把一个创业企业放到创投市场的历史长河中进行观察与解剖,吕晓彤对机会、趋势、成功法则有了更多不同的理解。
起风财经:人工智能的机会在哪里?
吕晓彤:毫无疑问,人工智能一定是一个伟大的产业,它会改变方方面面,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像商汤这样的人工智能超级独角兽,有70亿美金这种比较变态的估值。
人工智能本质上就是两点,第一点是效率,第二点是挖掘——提升效率和挖掘更多的机会。比如说阿尔法狗的快速训练,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包括有了人工智能之后,识别甲骨文等各种古老的文字,都有了巨大的提升。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同时人跟人之间的协调是很难的。比如我很难把我的研究成果有效的、很快的传递给你,但是机器可以,这是人工智能最大的优点。
所以它可以快速地去改变很多行业,人工智能这个事,泡沫肯定有一些泡沫,但是从长远来看它肯定是趋势。
起风财经:现在小玩家还适合进入人工智能领域吗?
吕晓彤:不能一概而论吧。大公司是怎么死的?每个公司都有属于它的生命周期,或早或晚都要面对死亡,都要被小公司颠覆。所以小公司永远都有机会,关键是要找准切入点。
起风财经:51VR现在的发展路径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
吕晓彤:51VR我们是深度的参与者,但是我们在VR这个领域更多的是一个坚守者。我们其实也在思考,对于VR来说我们做的很多的事,是大公司一个部门应该做的事,还是一个创业公司应该做的事。理论上来说大公司的部门都可以去做,但是为什么小公司会有机会?
第一它更灵活,第二它更能坚持、坚守。同时大公司不屑于去做的一件事,可能是创业公司的一个机会。所以我们更多是一个坚守者,不停的在用VR解决各种各样的事情和困难。如果要说产业互联网我们早就做了,最早的时候我们的VR产业就是服务于房地产样板间,服务于看房。那其实就是产业互联网,中国的一百强房地产全是我们的客户。
起风财经:如何平衡投资和协助企业运营两件事?
吕晓彤:找项目这个事,现在主要都是靠团队在去看,我自己多是看一些朋友的项目。我是一个工作狂,我的时间基本上都在工作,包括和各种人沟通新的机会,所以我的项目源比较多。现在更多的精力会用在帮我们已经投资的企业赋能和运营这件事情上,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能又会接触到新的项目,再去沟通大家互相之间怎么协同。
起风财经:根据个人经验讲讲创业难在哪里?
吕晓彤:其实做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破局。做企业最容易陷入到一个舒适区,犯懒了嘛,企业都是这么死的。一个企业快死的前兆就是所有人在舒适区里面,没有人有新的思维,没有人去冒险,没有人去尝试新业务。我其实挺恐惧这种状态的,所以你必须得不停的突破。很多做的很大的企业,其实离死都是一步之遥。
今年熊猫TV倒闭了,我们做企业的,特别能理解这个里边创业的艰难,但是没办法,你只能不停的去向前,不停的向前。对这件事,大家会简单归结成说,依靠资本输血的项目是很危险的,我觉得这个有点太片面了。核心问题不是说是否依赖资本输血,而是本身大家都处在一个刺刀见红的市场,然后每天又有大量的主播费用和带宽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它倒下,传递给外界的信息可能是没有人投,但是长期来说这是一个“在刺刀见红的行业,怎么突围”的事情。
起风财经:参与和见证创业多年,对“运营企业”最深的认知是什么?
吕晓彤:我觉得是这样,武功都是分层的嘛。很多人都会问,企业运营和投资有什么区别,或者企业运营你最关注的是哪几点?我觉得如果我能脱口而出,功力就还不够。因为实际上企业运营是一个特别复杂的事。如果一定要说,那就是现金流和信用。
我最近这五年对现金流的认知,达到一个我认为很高的高度了。我在做投资的时候,尽管所有投资人都会说你要关注现金流,说京东、亚马逊都是亏损的企业,但是他们有现金流等等,大家每天在关注这些指标。但是事实上,我觉着我对现金流的理解距离这五年积累的理解,要低太多了。
这几年我在企业运营中遇到一些危机,也看到一些企业运营的危机,发现有一些企业死而不僵,另一些企业不断在完成逆袭,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有很强的感受。这几年我对企业运营比较深的感受叫“现金流的力量”,然后是“信用的力量”,我觉着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信用的力量也很重要,不是投资人信用,而是广泛的社会信用。换言之信用就是基础,信用就是金钱,信用是可以变现的。
国外是特别看重评级的,为什么?本质上就是信用的力量,信用对于一个企业渡过危机和企业的一些关键运作,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所以企业的发展实际上是不停积累信用的一个过程。很多年前我对积累信用的理解比较狭义,我认为的信用是说,今天我们约好了两点,我就准时来了;我们穿一身职业装,我们的企业有很体面的会议室,有很好的接待流程;银行我按时还款,我和银行培养一个信用;对投资人,我让投资人赚到钱,让投资人信任,我觉着这个是信用,但这都特别局限。
实际上企业的信用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包括创始人在外面的一言一行。为什么那么多创始人很看重权威媒体的采访,很多创始人骨子里面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但是核心问题是在积累信用。所以同样的事,同样的商业模式,阿里做就能成,你做就成不了,是因为阿里有强大的信用。
比如ofo最后被挤兑了,实际上很多的企业如果你挤兑它都会死,但是为什么你不去挤兑它,是因为它有信用。为什么银行不会倒,是因为它有信用。ofo为什么会倒了?是因为大家传它要倒了,它没有信用了,最后就被挤兑死了。信用的力量和现金流的力量对一个企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小米,它发起一个众筹,大家就愿意先把钱给他,他再去产,本质上都是信用变现。
很早之前我们我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亚马逊的故事,引发了投资圈集体大转发。它详细解构了亚马逊的现金流,它每年都是巨额亏损,又很多年没有融过资,那它是怎么赚的,文章讲的非常详细,核心问题就是信用的力量加现金流的力量。
起风财经:您曾说,资本或实业,只要“找准万亿大赛道、定好游戏规则、重新定义用户体验”则一定会成功,怎样解读这三点?
吕晓彤:这三点挺难的。新能源汽车中国这一波创业者,本质上不就是这三句话驱动的嘛。从哪种逻辑上来说做新能源汽车这个事都是不太成立的。因为传统汽车厂全都虎视眈眈,大家都认为这是大势所趋,并且现阶段,没有什么更独特的技术。所以从哪种程度上来说都很难。但是为什么大家都去做,核心问题就是坚信我说的这三点。
它是一个万亿大赛道,我有足够的钱,我蹦到台上告诉大家,现在想买车,不要挑了,就买我这一种。这是从乔布斯开始的。乔布斯其实就做了一件事,市面上很多种手机,乔布斯蹦到台上,穿着黑T恤、牛仔裤告诉大家,你们的审美都太差了,我告诉你们应该怎么选,以后你们就选这种。所以你看苹果就有一两款产品,让大家选,乔布斯就成功了嘛。
后来从雷布斯开始,大家都在学习这一点,新能源汽车也是。大家都说汽车的选择太多了,那我到台上告诉你们,我这是最棒的,是最好的审美。当然这个事太难了,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九死一生的事。无论从哪种程度上来说,都需要足够多的钱才能杀出重围,这还是在市场认可你的审美和选择的基础上。
从资本角度来说,美元基金有一种豪赌的基因,大家认为赌中了,它就是一个巨量级的公司,但是这都是非常难的。
起风财经:投资人会看中创始人的哪些素质?
吕晓彤:我们可以把这个事简化一点,一个投资人要投一个什么样的人?要投一个他能“忽悠”其他投资人的人,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因为我投了你,你得能融到下一轮,得能够持续往前走。所以大家普遍要投被资本广泛认知,认可的人,比如有很好的创业背景、领导过一个大公司等。
起风财经:时代或趋势是如何影响创业成败的?
吕晓彤:很多的事,你不能一开始就说它是不是一个颠覆性的、革命性的事情,所有的事都需要大家一步一步去推动,就跟当年的支付一样,它需要推动。我觉得从历史来看,大家很难想象支付的推动进展一直持续到去年的共享单车,它通过共享单车还在让更多的人去安装微信和支付宝,本质上来说它是通过长期的推动,来让支付成为一个所谓的普及、普惠人类大众的事情。
去年共享单车的失败,其实本质上来说是大家对支付争夺的趋势产生了误判,本质是这么个事。ofo为什么会忽视车的质量拼命的铺量,是因为大家认为腾讯和阿里会继续抢夺支付入口,而拼命的打,所以它能占有多少终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后来为什么出现这种局面,是大家突然发现,腾讯和阿里对抢夺新的支付用户,已经没有那么大的诉求和动力了,因为又通过了几次春晚,中国有消费能力的人已经全部都是支付用户了,大家不会再为新的支付用户买单了。
所以我们说创业,它就是时也运也。滴滴的成功和共享单车的遭遇,真的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当年滴滴们的崛起,实际上完全是支付的红利,换言之如果当年做的是共享单车,现在应该至少都是几百亿美金的公司了,因为这个事是成立的——下了地铁、下了公交车,大家骑车到公司。
所以如果我们换过来,共享单车放在当年那个时候做,现在肯定也是一个巨量级的、平台级的公司,然后这时候滴滴再出来,它可能会变成共享单车的结局,因为没有那么多钱让它去烧了,那可能整个时代故事就会重演。
联系创业者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