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铅笔道记者 刘小倩
一场疫情,让诺禾心康本该在今年春节后开展的学术活动全部叫停。与此同时,线下业务也遭受重创,由于公司的客户主要为医院的心血管遗传病的患者,这些患者暂时不会去医院就诊。创始人李文锋透露,Q1的收入大概会下跌50%以上,预计5-6月份以后收入才能恢复。为了熬过困难,公司一边节流,降薪、降福利;一边又积极开源,增加线上销售渠道。
创业3年多,这不是李文锋第一次带领团队应对危机。诺禾心康创办于2016年11月,是一家心血管相关疾病基因检测服务商,专注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基因检测,为临床提供精准诊断医疗服务。
2017年底,100万种子轮融资花得差不多时,团队找来了“国家队”国科嘉和基金;随后,诺禾心康每季度的营收都是上一季度的2倍,但好景不长,这个增幅只维持了一年。
2019年第一季度,诺禾心康季度营收增长幅度突然减半,情急之下,公司开始调整策略,从广撒网的200多家医院到聚焦80家三甲医院,提高营销ROI的投放比率。
每一次面对危机,每一次升级打怪背后,李文锋总是能抓住关键节点,并做出调整。
目前,诺禾心康的年营收已达1000多万元,已与协和医院、阜外医院、安贞医院等超过200多家国内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关系,积累了近10000例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数据,建立了规模较大的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数据库。
2020年1月,项目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安芙兰资本。
注:李文锋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小众”需求也值得被重视
2016年3月,一个3岁的小朋友,血压高达200/120mmHg,在儿童医院住院1个月,做完所有检查没有查出任何病因,随后辗转数家医院,均未诊断出具体病因,小朋友随时都有脑出血的危险。后来,该小朋友通过基因检测被被临床诊断为单基因高血压。
单基因高血压是由单个基因突变导致,往往具有遗传性,会遗传给后代。由于致病基因不同,其治疗方案不尽相同。而通过基因检测,就能让医生更高效地诊断病情,对症下药。
当李文锋注意到这位心血管疾病小患者时,内心突然被击中了。之前,他更多关注常发于中老年人的原发性高血压,没想到单基因高血压的发病人群也不少,而且这类患者通常年龄在35岁以下,且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虽然这项服务好,但高达6000元的费用让不少患者止步。”
他解释,一方面,医疗技术的发展总是先满足大部分患者的需求,但另外小部分患者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演变,小部分患者的治疗需求也越来越需要得到重视;另一方面,如果能够把费用降低,这个刚需项目的前景会非常大。
李文锋口中的“小部分患者”其实数量并不算少。2019年3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布的《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基因诊断指南》指出,中国拥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达到2.9亿,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其中,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达到4000万。在这些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中,2/3的用户致病基因明确,可以被精准预测、精准诊断、精准预防、精准治疗。
李文锋本科就读于沈阳药科大学,硕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曾先后供职于世界500强外资制药企业-瑞士罗氏制药、法国赛诺菲制药等,拥有15年的心血管相关从业经验,擅长销售、市场推广和团队管理。
真正促使他创业的临门一脚,来自于与诺禾致源董事长李瑞强的交谈。诺禾致源是一家基因测序行业的独角兽企业,当时的李瑞强也非常看好心血管领域基因检测服务,并一直在筹谋布局。
当李文锋把未来5年的规划思路告诉李瑞强时,对方不仅肯定了思路,更是看中了李文锋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李瑞强投了100万元,并将诺禾致源的部分资源对接给了李文锋。
有了行业独角兽的支持,不管是在技术还是价格上,李文锋认为自己此次的创业过程可能会更稳。
一手抓产品 一手抓团队
2016年12月,李文锋创办诺禾心康。他把公司定位为心血管相关疾病基因检测服务商,专注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基因检测,为临床提供精准诊断医疗服务。
为了打磨产品,李文锋拜访了几十位心血管疾病临床医生,了解医生的需求和病患情况。后来,经过前期的需求调研和信息收集,产品总算出来了,为了完善产品细节,李文锋选择与医院进行科研合作。由北京阜外医院牵头全国51家医院共同参与的Hypertension 1000项目,为1500多位患者提供免费测序服务。
通过大样本测序结果显示,诺禾心康团队发现了几十个新发位点(染色体上一个基因或者标记的位置,有时特指DNA上有表达功能的部分)。“这是公共数据库里面没有的,做完蛋白功能验证以后这些位点会影响蛋白功能表达,确认是致病位点,也就是说我们产品的阳性率会因此翻2~3倍,阳性率更高。”
公司还会通过专业的学术推广来提高市场声音,让更多的临床医生接受基因检测来辅助诊断患者的观念。此外,诺禾心康还举办了大量的学术会议:科室会、专家研讨会和第三方学术会议等。
可此时,公司账上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为了继续跟进项目的发展,他打算启动新一轮融资。
2017年,资本市场还算温暖,各种基金非常活跃,很多医疗领域的项目都能获得资本青睐。多家投资机构纷纷跟进,看好诺禾心康,希望押注。但李文锋最终选择了国科嘉和基金,这是一支中科院旗下的基金。他坦诚,“主要看中了他们的‘国家队’背景和在行业的地位与资源。”
熬过了资金危机,打磨了技术,摆在李文锋面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加速,招更多更优质人才自然成为了他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他回忆,他把认识的同学、前同事、朋友的名字一个个列出来,琢磨着谁的意愿或者能力更匹配,电话聊完一批又一批。
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寻找产品研发合伙人的过程。“从别人引荐到最终确定加入持续了近半年的时间,她家楼下的咖啡馆、烧烤店我们都吃遍了。每次见面,我都会向她同步公司的最新进展,描绘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经过了“十顾茅庐”,最终她决定加入我们的团队。”
与此同时,李文锋还找到了许多有丰富经验的销售人员。他补充,有数据表明,如果一名销售人员想要在医生那里留下印象,至少需要拜访7次,而李文锋的销售团队则都是具备经验的老兵,能够更好地理解医生的需求并进行学术交流。
营收减缓 调整策略
2018年,诺禾心康每季度的营收都是上一季度的2倍,全年累计营收近600万元。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2019年第一季度,诺禾心康的营收数据增幅减缓,增幅只能达到50%。
在李文锋看来,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需要不断教育客户。当公司营收数据到达一个点后,出现这种情况也可以被理解,作为创始人,他要做的就是调整策略,让营销的ROI更高。
2019年以前,诺禾心康广撒网,布局的医院达到200家;2019年以后,他开始攻坚战,重点拿下全国的80家头部三甲医院。
诺禾心康的销售人员不只是销售产品,还要学习产品知识,疾病知识。他们要有具备专业能力才能给临床医生讲解产品怎么用,报告结论怎么看,为什么报告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依据是什么等,从而让医生无障碍接受新事物。
现阶段,诺禾心康共举办了500+场科室会、50+场学术研讨会、50+场第三方学术会议,吸引了众多医生参与。
李文锋透露,当前,由于临床基因检测服务还在早期,其基因数据库的积累远远不够,且缺乏专业的高能力专业人才解读。
然而,在他看来,这些又恰恰是诺禾心康的先发优势。迄今为止,诺禾心康已申请10余项软件著作权,团队在《Nature Genetics》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与协和医院、阜外医院、安贞医院等超过200家国内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关系,积累了近万例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数据,建立了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数据库,帮助临床医生更精准地对心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联系创业者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