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气体治疗设备正在爆发。
铅笔道作者 | 爱羽
南京最近跑出一个未来独角兽:诺令生物,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鼎信资本领投,扬州国金集团、中山金控、勤智资本、倚锋资本和兴湘资本等知名机构共同参与投资。
诺令生物切中了一个强医疗刚需。一氧化氮(NO)被称为“救命气”,能快速改善肺动脉高压、新生儿低氧等致死症状,但传统钢瓶供气模式体积庞大、运输受限,导致临床长期陷入“患者等气救命,医院无气可用”的困境。而诺令生物的产品具备可替代特征。
我们来看看,这个赛道背后隐藏着哪些机会?
01
诺令生物是国内首家专注于气体诊疗的医疗器械企业。其核心产品是“便携式NO吸入治疗仪”,通过电化学催化技术即时生成高纯度一氧化氮(NO),摒弃了传统工业钢瓶供气模式。NO作为“救命气”,可快速改善肺动脉高压、低氧衰竭等危重症患者的氧合指数,广泛应用于新生儿ICU、心外科等场景。
传统钢瓶因体积庞大、运输成本高且气体来源受限,导致临床长期面临“患者亟需却无气可用”的痛点。诺令的解决方案使治疗更安全、便捷,并成为国内首个符合2024年《一氧化氮吸入疗法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同步呼吸设备,填补了国内医用便携式 NO气体治疗市场空白。
创始人毛雯博士的创业故事始于一次临床触动。北大生物系本科、南加州大学博士毕业后,她曾在雅培美国总部主导多款医疗器械研发。2018年,她发现国内NO治疗依赖工业钢瓶,而欧美已探索便携化技术。毛雯联合科学家秦玉(NO缓释技术专家)及前强生高管曹贵平,创立诺令生物,目标是通过电化学催化技术实现NO的即时发生与精准控制。
2018年,公司成立,获南京生物医药谷政策支持,聚焦NO即时发生技术。2021年完成A轮(本草资本领投)及B轮(礼来亚洲基金、北极光创投参投)融资,累计近2亿元,用于临床试验;2022年4月,核心产品INOwill N200获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024年,产品进入亚洲多国市场,欧盟CE(MDR)即将获批,并与上市公司合作推出大健康消费品。
2025年完成C轮融资,加速欧美市场拓展,营收突破6000万元。
02
诺令生物所属的赛道是“医用气体治疗设备”,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萌芽期(1990s-2010s):NO疗法获诺贝尔奖,但依赖钢瓶供气,应用限于重症。
兴起期(2010s-2020s):美国Vero Biotech推出无钢瓶设备,国内仍空白。
崛起期(2020s至今):便携化、精准化需求爆发。据顺企网数据,全球医用气体设备市场规模预计 2029 年达 416.62 亿元,年复合增速 6.8%(涵盖制氧机、麻醉气体系统等更广泛设备)。
具体而言,医用气体治疗设备属于:崛起期(2020s至今)的中后期阶段,兼具蓝海潜力与红海竞争特征——市场格局未定,但头部效应初现。头部企业(如美国Vero Biotech、Mallinckrodt)已建立技术护城河,国内航天长峰等企业加速布局,新进入者需突破电化学催化或智能化(如AI实时调控)等核心技术。
总体来说,国内仍无绝对垄断者,新进入者可瞄准未满足场景(如家庭慢病管理),长期趋势与NO缓释材料、药械组合(如抗菌导管)有关。
联系创业者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