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成明长着一张娃娃脸。
文| 铅笔道 记者 毛宁
►导语
谈及创业初衷,曹成明总结了两个字:情怀。
卖情怀在当下实在不是什么稀罕事,但他陈列的几个数据和事实着实让人难忘:2005年开始运营技术论坛网站、2010年创办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网站、2014年启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创业项目。跨度10余年,历经校园、职场,曹成明一直投入在产品经理和运营的养成教育中,度过了青春流逝的日日夜夜。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是一个知识服务平台,围绕产品经理和运营两大职位,面向两个职位中不同阶段用户,提供免费资讯内容(媒体和社群)和付费内容(教育课程)两大板块的服务。
截至目前,平台通过各渠道累积了300万注册用户,拥有30万付费学员。本月12日,曹成明完成一笔2250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达内教育。
注: 曹成明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从兼职运营到全职创业
要不要变现盈利?曹成明光思考这个问题,就花了四年时间。
2010年,他创办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网站,利用业余时间来运营。彼时,他也正从运营岗位转向产品经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从自己身上发现需求点。
“当时产品经理刚火起来,但却没有系统的教育体系。”他举例称,周鸿祎、张小龙等大佬们在当时都称自己为产品经理,带动了这个职业的发展。
基于以往运营学习讨论型社区网站的经历,曹成明将人人都是产品打造成以产品经理职业养成为核心的优质内容聚集地。随后的四年里,网站从当初只靠转载文章的形式,不断发展到拥有上千人作者团队投稿的阶段。
运营队伍也从最早的一个人壮大到70余人。“我们还成立了8个城市分会,定期举办交流型的线下活动,线上上百个QQ群,累计5万多用户。”
但当时,所有团队成员都是志愿服务,即便是投稿也并没有稿费。曹成明解释道,在初期,团队都在兼职在帮忙运营网站,“基于一种分享精神”。
但是否要盈利来给团队回报,曹成明想了很久。事实上,网站运营情况不错,也收到一些广告合作的机会,但大多被他拒绝了。“我们也有过赚钱,但都是把钱投入到线下活动的准备中去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在那四年,每年都举办一百多次线上讨论会,开展近40场线下活动。成绩不断提升,也推动团队萌发出更大的目标。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官网截图。
“我们想帮助更多的人,让他们成为产品经理行业的职业能手。”但曹成明清楚地认识到,网站要继续发展,必须要团队全身心投入,这样一来,盈利成为必经之路。
恰逢此时,泽厚资本抛来橄榄枝。于是,2014年10月,曹成明获得了一笔200万元天使轮融资。2个月后,在原有队伍中找到7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后,曹正式启动项目。
转型做知识服务平台
按照几人的原本设想,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将提供围绕产品经理和运营岗位的一条龙服务。其中,一条龙服务主要包括四大板块:媒体、社群、教育和招聘。
媒体板块即保留并扩展网站此前的文章资讯服务,而社群即指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社群、活动等。但针对后两板块,团队内部有了分歧。
分歧点主要是在招聘版块上。曹成明坦言,当时互联网招聘正火热,要是与相关平台做招聘服务,盈利前景大。“但那也有很大风险,所以又在考虑是不是该先生存下来。”
几番讨论后,几人决定砍去招聘版块,将商业变现重点放在教育方面,并推出起点学院服务平台。彼时,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也脱离出社区网站属性,转型为知识服务平台。
在做教育板块之前,曹成明认为要用免费内容来吸引、维系用户。为此,他利用此前的作者团队资源,进一步拓展投稿队伍,提供优质的文章内容的同时,拓展社群活动。
而付费内容主要集中在教育板块上。团队想通过建立导师资源池,打造产品经理和运营相关的培养课程。
“我们想来想去,最受行业认可的还是BAT里的职业人员。”而这些导师资源,大多数靠此前网站运营的积累:不少BAT职业人员都曾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网站上进行分享和学习。
团队利用对行业现状的分析和了解,结合导师此前在就职公司的培养体系教育资源,升级改造出一套较完善的课程体系。所有课程都由团队与导师共同打造,导师拍摄讲解课程时,团队会陪伴录制,并将完成剪辑工作。
2015年1月,曹成明开设了第一期课程——产品经理实战集训营。课程在线下举办,为期2天,以小班30人的形式开展,客单价仅3000元。两天时间里,一位职业导师全程带班。
在课程信息发布后的一个月时间里,30个名额便已报完。模式走通后,团队立马拓展城市范围,在深圳的基础上,另外在北京、上海、成都等5个城市同步开展课程推广。
去年,团队钻研于课程的升级开发,研发了系列课程,如“如何制作好的BP”系列等,以期满足不同阶段用户的需求。7月,曹成明和腾讯合作,联合办学,开展名为“90天产品经理”的线上课程。用户付费购买后,在腾讯课堂上便可随时随地学习。
去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总流水达1000多万元。截至目前,项目各渠道订阅用户达300万,并拥有30万付费学员和500位导师。在免费内容方面,平台建立了一支3000多位作者的团队,日均发布50余篇文章。
接下来,团队将主攻核心内容建设和团队人才发展。“我们坚持用内容来获客,而内容也是核心服务,所以团队会一直加强内容的优质性。”
/The End/
编辑 孙 娇 校对 玛依热
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铅笔道大芯芯(微信id:qianbidao2017)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联系创业者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