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粘清泽出生于1973年,是一名创业老兵。
文| 铅笔道 记者 石 伟
►导语
人们都说孩子的钱好赚。但粘清泽的第四次创业,却是给成人搭建学习音乐的平台。
于今年2月上线的“音乐而聚”是一个音乐教育平台。平台线下收集老师的教学大纲素材,并配有与视频联动的图文讲解,知识重点测试等内容,用户可在乐谱、文字、视频间任意跳转进行学习,学习内容包括钢琴、吉他、长笛、小提琴、大提琴、非洲鼓等10余类乐器。
其中,平台通过从付费课程中抽成获取盈利。
截至目前,平台已积累3万首华语流行歌乐谱与MP3的版权和发行渠道,同时平台入驻100余名老师,包括国家一级词曲作家吴颂今、台湾指弹吉他怪才陈彦宏等名师。App被下载约30万次,其中注册用户逾20万名,付费用户逾4000人,覆盖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等区域。
注: 粘清泽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教大人学音乐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音乐教育也不例外。钢琴、小提琴、葫芦丝……背着大大小小的乐器盒子,孩子要为考级成为一只只“小蜗牛”。
与众多音乐教育机构扎根5~15岁的适龄儿童市场不同,粘清泽要为成年人做一个音乐教育平台。
需求并非来自空想,而是他从身边不同年龄段的朋友身上发现的机会。不论来自台湾、香港还是美国,年龄在30岁、40岁还是50岁,成人总有学习音乐的动机:要么事业稳定寻求兴趣爱好、要么小时候条件不允许现在终于有了机会、还有为婚礼准备表演……
但现实却给这批人浇了一盆冷水。因为学习一门乐器的门槛高、难度大、时间长,且好的老师都聚集在一线城市,自学难度颇大。
尽管市场上有不少音乐教育类的视频平台和自媒体,但普遍现状却是他们把现有教学方法简单录播,量大但质参差不齐,容易被复制盗版。
除了视频时间长、教学形式单一等因素外,大部分教学内容为适应考级而创作,是阻碍成人学习一门乐器并坚持下去的最主要原因。
不只是音乐学习者,音乐老师在以上平台也过得也不舒服。因为大多数音乐教育类平台一味追求流量,既不重视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也不在乎老师是否获得合理收入。
基于以上原因,加上粘清泽早先就有做教育平台的想法(当时想法为如何降低教材发行的难度,后搁浅),以及所熟悉的朋友卓锦汉(现为公司联创)手握不少音乐版权资源等原因,粘清泽于去年6月成立“音乐而聚”。这是一个面向多年龄段用户的音乐教育平台。
解决3个问题做差异化
初衷虽好,但如何落地却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好在粘清泽在麦肯锡工作了6年有余,对于市场调研以及制定产品策略轻车熟路。
经过一番调查,他确定“音乐而聚”要从3方面入手打造平台的差异化,即解决内容的输出方式单一、提升学生的长期黏性以及提高老师收入。
这意味着钱与老师成了粘清泽绕不过的问题。一方面,粘清泽找了一些朋友筹集了启动资金(即种子轮投资),另一方面他依托搭档卓锦汉的资源去拜访音乐圈有名的音乐老师。
在粘清泽找老师的过程中,团队的另一部分人忙着搭建平台。今年2月,“音乐而聚”App与官网同时上线。
除了软体编程、词曲创作、声乐课程外,用户可在平台学习包括钢琴、吉他、长笛、小提琴、大提琴、非洲鼓等10余类乐器(课程包括免费课程、付费课程)。谈及乐器覆盖品类多的原因,粘清泽表示先扩充种类再增加内容。
与其他平台录制单一视频不同,“音乐而聚”的课程内容会以“用乌克丽丽弹《告白气球》”这样的主题为学习单位,将视频分解成若干个3~5分钟的单元,并配有与视频联动的图文讲解,知识重点测试等部分。
用户可以在乐谱、视频、文字讲解中任意跳转,按照自己的规划决定学习顺序,这些用户数据也会被记录下来优化教材。
这些视频来自团队线下直接对接名师,以模块将课程制作成带有互动性、碎片化的在线教材。为了提高老师的收入,除了付费课程五五分成外,平台会根据老师课程的订阅量给予额外奖金。
粘清泽希望通过以上措施来解决最初设想的3方面问题,但效果如何还需要落实到市场检验。
因为团队资源分布的原因,粘清泽决定从香港、马来西亚(该地对流行歌曲需求大)、台湾等地进行推广。通过老师口碑传播、在脸书打广告、线下活动、与乐器行等教育机构合作(为其提供教材)等方式,“音乐而聚”App在8个月内被下载约30万次,其中注册用户逾20万名,付费率为2%,平均消费10.5美元。
效果也得到了投资机构的认可。“音乐而聚”于今年4月获得80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香港孵化器Cocoon与台湾Birch Venture Capital合投。
截至目前,平台已积累3万首华语流行歌乐谱与MP3的版权和发行渠道,同时入驻100余名老师,包括国家一级词曲作家吴颂今、台湾指弹吉他怪才陈彦宏等名师。
现在,粘清泽正在筹备Pre-A轮融资,预计金额为200万美元。接下来,“音乐而聚”将工作重心放在内容积累上。
/The End/
编辑 孙 娇 校对 吴泽骞
优质项目"融资首发绿色通道":创业者请加微信xmzzz0,务必注明项目名称;或发送BP至xueting@pencilnews.cn。
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铅笔道大芯芯(微信id:qianbidao2017)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联系创业者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