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分享

蚂蚁金服董事长竟投了“掏粪工”:覆盖9省年产4万吨有机肥 流水900万

思威博生物科技 2015年 BP 可联系
农业污染综合处理和有机肥研发与销售
农业
融资进度
A轮
融资额度
2000万
融资时间
2019-12-12
投资方
吴孔兴
创始人
华怀峰,浙江大学硕士,原中化集团下属企业总经理。
>
思威博生物科技 2015年 BP 可联系
农业污染综合处理和有机肥研发与销...
农业
融资进度
A轮
融资额度
2000万
融资时间
2019-12-12
投资方
吴孔兴
创始人
华怀峰,浙江大学硕士,原中化集团下属企业总经理。
>

思威博创始人华怀峰。

思威博创始人华怀峰。

文 | 铅笔道记者 杨博宇

2015年春节收假后的第三天,华怀峰递交了辞职报告,准备创业。和其他“蓄谋已久”的创业者不同,就在两个月前,他都还未曾考虑过要放弃高薪,出去单打独斗。但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却在诱惑着他。有机肥市场的“饥渴”,让有着十余年从业经历的华怀峰蠢蠢欲动。

三年时间,华怀峰在保证30%毛利率的前提下,把有机肥价格降到同行业的50%。又将业务拓展至全国9个省份,年产量4万吨。他不仅服务于伊利等龙头企业,还拿到了蚂蚁金服董事长井贤栋的天使轮投资。

有机肥这门“变废为宝”的生意,他究竟如何做?

 注:华怀峰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内容真实性负责。铅笔道作客观真实记录,已备份速记录音。

“意料之外”的创业之路

“意料之外”。华怀峰用这四个字概括了当初创业时的情景。

2014年年底,公司一纸调令,把原本负责有机肥项目的华怀峰调离了岗位。虽是调回总部,但是仍然让他十分失落。

原因并不难理解。我国每年化肥使用量超过1.2亿吨(2016年数据),不仅超过发达国家3倍,还由于过度使用让耕地越发贫瘠。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是大势所趋。而“压缩1吨化肥,至少需要3~5吨有机肥填补空缺”。国内目前有机肥生产厂家皆为区域性小工厂,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一头是市场“饥渴”,另一头却是产能不足。华怀峰原想在中化集团通过有机肥业务干出一番事业。但是现在,如此巨大的蛋糕,却因这次“意外”要和他擦肩而过。

当然,事情也并非没有转机。华怀峰在中化集团历练多年,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和市场销售经验。同时,污染物转化为有机肥的技术研发也有了一定准备。“自己单干不是没有机会”。

思虑再三,2015年春节后,华怀峰递交了辞职信。他和曾经负责有机肥项目的几名同事,一起踏上了创业之路。

“生物+分子膜”发酵工艺

队伍就这么拉起来了,启动资金创始团队也一起投了。但是有机肥发酵的核心技术,这道“坎”还是得接着迈过去。

传统的有机肥发酵技术有条垛翻抛式发酵、槽式发酵、塔式发酵、窑炉式发酵等技术。这些技术在业内已经被广泛应用。

但传统方法进行有机固体废弃物发酵处理时仍存在许多缺陷。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以下两点:

其一、传统方式需要建设专门的室内发酵槽、发酵车间和发酵专用机械,发酵配套基础设施投入大,无法实现处理系统的移动作业;其二、发酵异味控制难度大,需要增加额外的除臭基础设施投资,周边居民异味投诉频繁。

以第一点为例,年生产3000吨的有机肥工厂,在前期厂房、车间等固定设施上就得投入500万元。而且由于产能的增减无法灵活调度,往往由于处理能力不足或处理规模过大造成投资浪费。

华怀峰及其团队采用的工艺是“生物+分子膜”技术。团队通过复合微生物菌及特有的分子选择膜,搭建类似“蔬菜大棚”的空间进行有机肥发酵。其工艺原理如下图:

其技术不仅解决了前期基础设施固定投入高、建设周期长、灵活性差的问题。同时可维持内部空间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在北方地区可保持12个月持续有机肥发酵能力,确保产能稳定。

更重要的是,“生物+分子膜”工艺可以控制废气的排放,消除异味。原因在于选择性分子膜只让水和二氧化碳分子通过,其他臭味大分子都留在堆体内被分解。

经过开发,团队从设备搭建到开始生产,最短只需要3天时间。

第一炮开门红

2015年6月,技术刚刚成型,华怀峰团队便接到伊利集团邀请。

伊利集团一直在寻找能解决养殖场污染物的方案。作为乳业知名企业,它在国内有30多家奶牛养殖场,每家每年大约会产生5万吨污染物。如何解决这些污染物一直是棘手的问题。

这一次,对方希望华怀峰能“试着”解决养殖场3000多吨的污染物。

“当时对方(伊利)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并没有100%的希望”。但是华怀峰却不只想“试试”。他的目标很清楚:搞定了伊利这样的龙头企业,就在有机肥行业“树立了标杆”。

养殖场的污染物以粪污为主,水分含量高,在运输过程中会造成二次污染。华怀峰团队在伊利养殖场附近开辟了一块地,采用“短链条”本地加工的方式来做发酵处理。

使用“生物+分子膜”发酵工艺进行有机肥发酵处理。

使用“生物+分子膜”发酵工艺进行有机肥发酵处理。

在前期进行了3个月的微生物菌种试验后,团队通过4周的发酵时间,最终将3000吨的废料转化为了1000吨的有机肥。

由于没有厂房、车间等固定投入,也没有长线的物流运输成本。思威博将有机肥转化成本降低至180元/吨(行业水平约240~300元/吨)。公司面向伊利养殖场周围方圆150公里内的农村市场进行销售,其售价只有同行业的50%。

随后,华怀峰不仅获得了伊利集团三年的合作合同,资本也向他投来了橄榄枝。

2015年底,华怀峰在同学的饭局上结识了蚂蚁金服董事长井贤栋(时任蚂蚁金服总裁)。彼时,两人把酒言欢,谈到各自的事业,丼贤栋对思威博项目产生了兴趣。“他不仅看好农村有机肥市场,更认同我们做的事”,当即决定入股,一年之后,井贤栋又追加了投资。

第一炮,就这样打响了。

拓展全国市场

“知道市场需求很大,但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搞定伊利之后,面对陆陆续续100多家企业发出的合作邀请,华怀峰发出感慨。

“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企业的减污压力也越来越大”。华怀峰分析其原因,更加肯定自己当初的判断。同时在有机肥市场端,政府也出台了鼓励使用有机肥代替化肥的相关政策。这些都让原本还停留在纸上的全国拓展方案开始变为现实。

华怀峰介绍,有机肥行业的生产商均为区域性的小工厂,其产能在1000~5000吨/年。全国范围未能出现大的生产商,究其原因,除了农村市场本身分散外,更是受限于原材料(污染物)的供应短缺。

但是原材料的问题已经迎刃而解。华怀峰挑选能保证年产出5000吨有机肥的大养殖场(据华怀峰介绍,养猪场约为3万头规模、养牛场约为1500头规模)进行为期10年的深度合作。

目前,公司已经在河南、湖北、山东、宁夏、浙江、福建、广西、黑龙江等9个省份,共建立了12个生产基地。有机肥年产量4万吨。2017年全年流水900余万元。2018年,团队将拓展至15个省份,在全国建立20个生产基地。“预计2018年纯利润400万元”。

现阶段,公司正启动1500万元Pre-A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项目开拓和水处理系统的研发。

/The End/

编辑  付文学   校对   武旭升

优质项目"融资首发绿色通道":创业者请加微信wenxue-600,务必注明项目名称;或发送BP至fuwenxue@pencilnews.cn。

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铅笔道大芯芯(微信id:qianbidao2017)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杨博宇

铅笔道记者

我是本文作者杨博宇,关注社交网络、本地生活。相关行业创业者求报道,咱们微信聊聊:yang15623233090。(加好友请注明公司、职位、事由哦)

yang15623233090
最近文章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