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分享

融资2420万 他的平台是200万玩家的数字教练 可查战绩胜率 日活40万

动动手指头,就能知道你是不是猪队友,这种感觉,是不是很爽?

◆  Max+创始人徐宁
文| 铅笔道 记者 汪晨

导语

每天早上8点半,徐宁都会拿起床边的手机,点亮屏幕。与常人不同的是,徐宁第一眼看的是Google Analystics 上的图表,上面显示的是Max+网站和App的各类数据。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性动作。

从小就喜欢电子竞技,博士期间研究分布式数据库的徐宁一直觉得,他的创业路途还算顺风顺水。

徐宁是一名Dota玩家。2013年底,他通过Steam官方开放的API数据接口看到了大量Dota2游戏数据,彼时的他似乎找到了兴趣与职业的结合点,创立了Dotamax网站。

网站中,玩家能看到自己和职业高手的战绩数值、各个英雄和装备的胜率,甚至还能知道谁是“猪队友”。

2015年3月,Dotamax的升级版——Max+拿到了梅花创投、引爆点创投的420万天使轮融资。随后,某游戏公司决定投资Max+。同年6月, 2000万元资金入账。

现在,电竞大数据平台Max+已收集了Dota2、英雄联盟、CS:GO三款游戏的用户数据,拥有200余万注册用户,以及接近40万DAU(日活跃用户数)。日后,Max+将进入海外市场,并尝试利用数据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注:    徐宁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们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重度电竞爱好者

说起自己的“电竞生涯”,徐宁很兴奋。从小学到高中,他打过星际争霸、魔兽争霸III、魔兽世界,参加过市内竞赛、全国性的电竞比赛和NGA社区组织的线上竞赛。

离电竞职业荣誉最近的一次还是在高中徐宁曾拿过魔兽争霸III河北省赛第三名,获得了全国比赛资格但因为学业压力较大,他只能放弃。

徐宁没有过度沉迷于游戏当中。上大学之后,他更多参加的是电子计算机方面的竞赛。

徐宁与现在的CTO李鹤曾参加ACM(美国计算机协会)组织的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区域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他们差一点拿到了金牌,却因食物中毒错失良机。

“(那时)我直接吐在了赛场,后来发烧了。”那次的经历让他后悔不已,“如果身体状态够好,我们就能拿到金牌,参加世界级比赛了”。

幸运的是,比赛上的挫折没有斩断徐宁的学路。他最终保送北京大学,开启了自己硕博连读的求学之路。

网站上线即吸引2万用户

香港科技大学的李兆基图书馆是一座面朝大海的大型玻璃建筑,环境优美。2013 年,作为博士交换生的徐宁常在那里驻足。“我就是在那一边看着大海一边写代码,开发了Dotamax网站。”

彼时的他面临巨大的租房压力。“一间50平米的房子,1个月需要1万多元的租金(合租)。”因此,他总想着“自己做点事情”。

Dota2这款游戏给了他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契机。

那年9月,徐宁开始接触Dota2。他在游戏官方论坛上发现,Dota2已经开放了游戏数据API接口。博士求学期间,曾做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的徐宁对此产生了极大兴趣,他把能获得的所有数据全部下载下来,进行分析。

分析过后,他看到了数据中蕴藏的价值。“英雄有什么样的特点,怎么样去加技能,对你的胜率都有影响,而玩家的本来目的就是要赢。”就此,他在面朝大海的李兆基图书馆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编程工作。

◆  香港科技大学的李兆基图书馆,环境优美。

2014年1月,Dotamax网站上线。通过它,用户可以查询自己和其余玩家的战绩,职业比赛的历史数据情况也能显示。网站还包含了各类游戏装备、英雄的胜率榜单。此外,徐宁利用数据模型排列出了各个英雄的最佳玩家。

这些数据和榜单,都恰巧击中了玩家的核心需求——赢、攀比心理。

上线当天,徐宁在Dota2的贴吧里发了一则帖子,“内容很普通”。没想到,贴吧的网友看到自己的游戏数据后,又将网页截图发回至贴吧内。一波热潮下来,吸引了2万用户。

十万下载用户

“论文数量达到要求之后,我的压力就减轻了,开始全身心做这件事情了。”

2014年11月,徐宁已从香港回来,暂时卸下学业负担,他开始找投资人。那时,Dotamax网站已加上了直播聚合、游戏虚拟物品交易的功能,并把DAU做到了10万,PV也达到了120万。

同一实验室的师兄向徐宁推荐了梅花创投。

这一天的下午三点,徐宁见到了吴世春,只聊了半小时。当天,吴世春就将50万的头款打到了徐宁的账上。

徐宁高兴极了。他向他的两名合伙人李鹤、黄志松告知了这一喜讯,并让他们“快把工作辞了,带着老婆孩子来北京吧”。

之后,一个5人团队在芍药居的小民房里组成,他们用一个月的时间开发出了App版本。

App的功能与网站类似:玩家能看到自己的个人战绩和战斗记录,以及根据其算法模型得出的KDA数值(反应能力的综合数字)、五边形能力图,以及胜率的趋势图;同时,玩家能看到曾经的对手数据、以及与队友搭档时玩家的胜率关系。App推出后,次日留存率达到65%。

◆  Max+早期团队

为了拉动新用户增长,徐宁的团队还会经常策划一些线上传播的专题活动。

2015年8月,Dota2国际邀请赛TI5正式开赛,徐宁的运营团队趁势做了一次怀旧的线上H5分享活动——“我和Dota2”。页面中,玩家的游戏天数、游戏历史数据像小故事一样弹出,激发了玩家的分享欲望。TI5赛事结束后, App的DAU从3万涨至8万,并新增10余万下载用户。

另一场让徐宁颇为自豪的活动则是“我的Dota2毒瘤榜”。这个充满中国风味的H5页面能够显示玩家的“坑队友”指数,指数越高,“毒瘤”称号便越实至名归。“借助琅琊榜热播的热潮,约 10万用户把它分享到了朋友圈。”

增值计划+扩张海外

继梅花创投后,另一位投资方也向他抛出了橄榄枝,2000万元的A轮投资也于2015年6月到账。

此后,徐宁的团队对App进行了迭代,加入了新闻资讯和UGC论坛。而为了照顾移动端用户,Max+还上线了职业赛事数据直播功能(类似于NBA的网页图文直播)。

这时,徐宁已打算扩充数据品类,将Dotamax升级为Max+。他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收集、开发人尽皆知的英雄联盟数据。不过,由于腾讯在国内不对外开放API接口,扩充计划受到阻碍。

于是,他们找到了另外的突破口。2016年,Max+团队决定转移方向。

一是走向海外市场,首攻目标Dota2。“国外Dota2的用户数是中国的4~5倍,可以为我们打下好基础。”而从2月开发至今,海外版本App已迭代了多个版本,Dota2海外数据平台的DAU已达1万。

同时,Max+打算在海外市场拿到英雄联盟这块“肥肉”。徐宁的考虑是,海外的英雄联盟数据是公开的,但没人对其进行数据挖掘。

此外,开发增值产品,首推产品是录像分析指导服务。 “录像本身是个数据文件,我们能够对其进行回归分析。”Max+的团队开发了一套算法,使软件能够提取录像文件特征,并计算出玩家的行为特征与结果之间的关联关系,以此指导玩家。

◆  Max+的增值产品——录像分析指导服务

当下,Max+已经面向1000名用户内测增值产品,并尝试在测试中提高建议的数量。目前,Max+已收集了Dota2、英雄联盟、CS:GO三款游戏的用户数据,拥有200余万注册用户,以及接近40万的DAU。

 读完文章,求报道的创业者请加微信号inter1993;

 如需转载、市场合作,请加微信号meera003;

正在寻找小伙伴,点击加入我们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