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imbeer,重新定义啤酒。
进入精酿啤酒圈后,周京生做了两次加法,一次减法。
2011年,一瓶Double Bock推翻了周对啤酒的所有认知,从此喜欢上精酿啤酒。国内精酿啤酒品类和资讯的匮乏,促使周京生创立imbeer。起初,imbeer是个个人博客,原创关于精酿啤酒的各类资讯。
期间,有读者根据他的文章开起了小酒吧,有电商直接拿他的文字做产品介绍,越来越多代理商找到他寻求合作,他开始做加法。
2014年初,周京生将imbeer进行商业化运作。一年多时间,他开精酿酒馆、做电商、进口批发,所有路子都尝试了个遍。
战线过长,口碑受损,周京生做了一次减法。去年9月,他关掉酒馆,停掉电商和批发,决定重拾imbeer的媒体属性。他开始采访业内人士,分析国内外产业情况,并尝试通过纪录片等多种形式呈现。
今年年初,周京生再做加法。他搭建商业服务平台,为B端用户进行品牌推广、渠道建设。商家可线上与代理商订货、结账、参与优惠活动。同时,电商平台也将再次上线。
截至目前,imbeer微信公众号日活数约5000,“精酿啤酒联盟”已有成员近500家。
注: 周京生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2011年春节过后,周京生离开工作5年的网易,开始创业,搭建了一个供商家和用户互动的平台。半年后,发现方向不对。“那时SNS开始走下坡,即使再做一年也不会有进展。”
正苦恼,他和精酿啤酒邂逅了。
9月的一天,周京生走进三元桥一家便利店,被店内整面墙的进口啤酒吸引。出于好奇,他从中挑了一瓶,一见钟情。“这瓶啤酒带来的冲击前所未有,它帮我打开了一扇门。”
接下来两个月,周京生研究着搜罗来的100多种进口啤酒,“这就是个无底洞”。
他开始浏览国外相关网站,购买原版啤酒书籍来对比不同国家啤酒的优劣,了解它们的制作方法,联系与区别、以及演变进化的全过程。
最后,一张巨大的表格墙呈现在他面前。他想,一定有很多人和他一样,机缘巧合下对精酿啤酒产生了兴趣,却无法获取更多信息。
“我有时间、有精力去做,他们只需要查看结果就好了。”周京生决定做一个专注精酿啤酒的原创资讯平台。
◆ 精酿啤酒
11月,“imbeer爱啤酒”成立,当时只是一个个人博客,以原创精酿啤酒内容为主。
每天,周京生会更新一篇在国内可以买到的啤酒的原创品评,同时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和语言总结一些喝啤酒的基础知识,“这是一个完全依托兴趣爱好而存在的组织”。
不到半年,微博粉丝数破2万。越来越多的粉丝私信留言,希望周京生开一家精酿酒吧。
受Elnido酒吧的启发,2012年4月“imbeer”酒吧开业。40平米的空间,摆放了3个1.2米的冰箱,共有200多种精酿啤酒。不到两个月,酒吧每月流水近30万,利润率50%~60%。
“每天中午起床来酒吧,下午更新博客,晚上开店到凌晨,那段日子过得很‘乌托邦’。”这一年,他认识了高岩、银海、“小辫儿”等中国最早的精酿啤酒爱好者,他们成立北京自酿协会,合办了“大师杯”中国家酿啤酒大奖赛。
越来越多的代理商找到周京生寻求合作,一些电商的商品介绍源自imbeer,甚至有啤酒吧直接用其内容做培训。周京生意识到,imbeer还可以发挥更多价值。
2014年初,周京生筹备做一个大的平台,主要为用户解决怎么喝酒、去哪喝酒、喝什么三大问题。“我希望大家接受真正的啤酒文化,去品尝好喝、值得玩味的精酿啤酒。”
周京生将网站分为三大板块。原创资讯:介绍精酿啤酒的文化、风格以及历史;产品库:各类精酿啤酒品评,imbeer评分以及大众评分;精酿酒吧联盟:提供近500家酒吧信息。
◆ imbeer原创资讯板块
同时,平台还接入电商服务,用户可直接购买感兴趣的单品。起初,周京生将200多种酒以单品形式售卖,但效果不好。“单卖适合懂行的发烧友,但发烧友毕竟是少数。”
为吸引小白人群,他开始引导用户购买,推出新手套装,共12款酒。“我们提供详细的教程,介绍每款酒的特色。”套装的推出来自一次成功的尝试。
当时周京生从代理商手中拿到一款成本价20元,市面价200元左右的酒。他们通过3瓶100元的套装形式售卖,第一天就成交700多单。
“单品购买需要等用户产生需求,但套装是塑造爆款,卖家主动出击,效果很好。” 电商端最高月流水超30万,利润率近30%。
◆ imbeer套装系列
解决了C端用户的需求,他又想着能否为B端用户提供一些便利。“因为进口啤酒数量有限,很多酒吧找不着货,或者根本抢不到。”
周京生尝试通过人脉与代理商合作,为B端提供货源。截至去年6月,累计有400多家酒吧订货,流水超6000万。
尝试越多,越让周京生感到力不从心,他开始疑惑imbeer究竟该做什么。针对B端的进口批发只是整合了上下游信息,无法满足商家快速订货的需求,且利润率不到1%。
而电商的接入更是把整个公司拖住了。“我们像个淘宝店铺,每天不停地包装发货,就像专职卖酒的。”那段时间,imbeer的口碑受损,周京生开始思考未来的方向。
最终他决定,暂停电商和进口批发服务,关闭酒馆,专注纯媒体发展。
面向C端,还是B端?决定专注媒体后,周京生面临一个选择。最后,他选择B端。
imbeer从C端起步,但一直没有起色。而这个行业是一群专注酿酒的人,不太顾及商业或市场方面的工作。“围绕这些B端人群,可以做很多尝试。”
9月,周京生开始采访业内人士,介绍整个行业,分析国内外产业情况,并尝试通过纪录片等多种形式呈现。
◆ imbeer主办的第一届中国精酿酒展现场
去年底,imbeer主办了第一届中国精酿酒展。全国14家自酿啤酒协会带来各自的自酿啤酒,近4000人参与活动,第一天销售近2吨啤酒。“这次活动一下就打出了我们的品牌。”
今年年初,拿着合伙人的200万元投资,周京生开始研发商业服务平台,帮助国内外精酿啤酒做品牌推广与渠道建设。
这个平台面向B端,同时帮助B端连接C端顾客。商家可线上与代理商订货、结账、参与优惠活动。顾客可通过扫描啤酒瓶上二维码进入imbeer平台,了解其品类、特性,以及附近哪些酒吧有库存,实现线上买单。
目前该平台正在内测,预计7月上线。
接下来,“电商”功能将再次启用。周京生签订了北京和广州两家经销商,负责供货和配送,“我们只用负责销售”。
同时,他会先尝试帮6家精酿啤酒品牌做推广。“我一直说,这个行业做得不够好,因为销量不大。他们一心酿酒,却忽视了推广和销售。imbeer要做的,就是填补品牌与经销商、酒吧间的鸿沟。”
读完文章,有报道需求的创业者请加Pencil-news,可享受铅笔道可爱萌妹纸的热情服务,加好友请注明“求报道”字样;
如需转载、市场合作,请加微信号xinchao0618。
联系创业者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