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谎的创新经济媒体,致力于发现创新公司,服务创新公司,旗下产品覆盖150万+新经济用户,单周全网分发量可达1500万,已完成真格基金、软银中国、险峰、BAI等顶级机构的5轮融资。
分享

河南平顶山跑出超级隐形冠军:年入3.44亿,全球唯一

2月18日,来自河南平顶山的真实生物再度递表港交所主板,此次中金公司担任其独家保荐人。这是其自 2022年8月4日首次递表后,第二次叩响港交所的大门 。

铅笔道作者 | 大熊

2月18日,来自河南平顶山的真实生物再度递表港交所主板,此次中金公司担任其独家保荐人。这是其自 2022年8月4日首次递表后,第二次叩响港交所的大门 。

它的核心产品是阿兹夫定,这款药物最初是为了治疗艾滋病(HIV感染)设计的,后来发现它对新冠病毒也有很好的疗效。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真实生物生产的阿兹夫定是全球唯一一款用于治疗HIV的双靶点口服核苷药物,目前该产品已经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区超过50000家医疗终端。

这是一家怎样的神奇公司?

01

真实生物是一家以创新研发为核心驱动力的生物科技企业,专注于病毒感染、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创新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

其业务主要聚焦在三个大的疾病治疗领域:

第一个领域是病毒感染治疗,阿兹夫定是这个领域的“明星产品”。

2021年7月,阿兹夫定获批用于治疗HIV(艾滋病)感染;2022年7月,它又成功获批治疗新冠肺炎,成为国内首款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治疗新冠肺炎的口服抗病毒药。

在病毒感染治疗方面,阿兹夫定不仅能够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还能通过增强免疫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第二个领域是肿瘤治疗。

阿兹夫定具备广谱抗肿瘤活性:一方面,它能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从而阻止肿瘤细胞疯狂生长和繁殖;另一方面,它还能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让免疫系统更加强大,有足够的力量对抗肿瘤细胞。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过去30年来这是唯一一款具备双重机制且有高选择性的核苷类抗肿瘤药物。

此外,真实生物的ZS-1003项目研发的TOPO1抑制剂平台也颇具特色,它采用独特的非喜树硷母核结构,就像一个“多面手”,对多种肿瘤都有抑制作用,能够帮助医生对付不同类型的肿瘤。

第三个领域是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真实生物也在努力研发相关的创新药物,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和希望。

在市场表现方面,阿兹夫定已于2023年正式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并在2024年成功完成医保目录续约,且支付范围和支付价格保持不变。

目前该产品已经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超过50000家医疗终端。截至目前,阿兹夫定已累计销售超过1000万瓶。

02

在客户方面,真实生物的收入来源较为集中。

招股书显示,2023年,真实生物仅有复星医药产业一名客户,总销售额达到3.44亿元;2024年,来自复星医药产业的营收占总收入的99.2%,总销售额为2.36亿元。

不过,2024年9月,双方合作宣告终止。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3年至2024年,真实生物收入分别约为3.44亿元、2.38亿元,亏损总额分别为7.84亿元、4004.2万元。

真实生物的创始人是王朝阳先生,他是河南平顶山人。在投身医药行业前,他的业务涉及房地产、煤炭、金融及化工等多个领域。

2011年,平顶山市出台政策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王朝阳察觉到新药研发领域的巨大潜力,进军该领域。

2012年9月,王朝阳创立了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业初期,王朝阳深知自己在医药领域专业知识不足,积极招揽人才,陆续有曾在美国默克担任首席科学家、后任石药集团副总裁的党群博士,以及现任副总裁郭昌月博士和李磐博士等专业人才加入。

2013年,真实生物迎来了重要的里程碑,其自主研发的抗艾滋病1类新药阿兹夫定获得I期临床批件。

次年,阿兹夫定开启临床I期试验,2015年启动Ⅱ期临床试验,最初的商业化方向主要围绕“广谱抗病毒、治疗艾滋病”展开。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同年2月,阿兹夫定被发现可抗新冠病毒,4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抗新冠病毒Ⅲ期临床试验。

2021年2月,借助阿兹夫定针对新冠治疗的早期临床数据,真实生物完成1.49亿元的A轮融资;2022年4月完成5.63亿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约35.6亿元。

2021年7月,阿兹夫定作为抗HIV药物获批上市;2022年,阿兹夫定成为首个国产抗新冠口服药,真实生物也凭借这款药物名声大噪。

03

如今,在基因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推动下,创新药研发进入精准医疗时代,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和药物的精准性。

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生物医药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外资和内资企业共同参与竞争,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虽然行业尚未形成绝对头部企业,但已经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先企业,比如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和信达生物等。

其中,恒瑞医药在2024年生物药研发实力排行榜中排名第一,其研发管线涵盖单抗、双抗、ADC等多种类型新药,并成功将部分创新药物授权出海。

从行业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全球生物科技市场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张。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数据显示,仅在CGT(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我国市场规模已由2019年的0.3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32.8亿元,并预计到2028年将进一步增加至513.7亿元。

支撑这些规模和增速的背后,是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以及人们对更高效、个性化治疗方案的追求。该行业未来将朝着精准化、智能化方向持续发展。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还参考了大河财立方、医药魔方Invest、小熊财经、中国证券网、医药宇宙等相关内容,一并致谢。文中图片源自公司官网图片。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表评论

所有评论

联系创业者

close

创业者需要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您的请求信息:

0/200

进入个人中心-联络人,即可查看请求结果

取消
确定

提示信息

close

您还未认证身份,暂时无法和ta联系!请尽快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创投认证哦。

去认证咯
还是算了
联系方式
电话
拨打电话
邮箱
复制到剪切板
微信
复制到剪切板

查看所有联系人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下载铅笔道APP
关闭二维码